1)第八十章 看来得多培养人才嘛_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举将大明的兵事从相权中分割出来,朱元璋轻描淡写的安排,却让整个朝堂一片哗然。

  “还请陛下三思。”

  最先坐不住的并非权力被完全剥夺的兵部尚书孙克义,而是吏部尚书盛原辅。

  “陛下九五之尊,岂可纡尊降贵领下臣之责。再者,如今中枢架构数年运行不怠,国朝军事未曾有半点差错。贸然设大都督府专权军务,一来容易贻误军机,二来会引起朝堂混乱。不若等边事宁定再行处置。”

  作为早些年就追随朱元璋的老臣,他很清楚朱元璋此举除了防止宰相权力过于集中之外,还想将大明的兵权直接掌握在自己手里。

  一旦成事,往后大明军务将完全绕开朝堂的约束。那些个将领们为了封妻荫子会肆意发动战争事小,皇权得到空前的壮大,自此朱元璋身上再无枷锁,那才叫可怕。

  想想汉武帝,再想想唐明皇,穷兵黩武动摇国本的例子就在史书上明明白白写着。

  若是大明再出一个这样的皇帝,于文官无益不说,最终遭灾的还是百姓。

  盛原辅这么一说,在他身后瞬间站出一大班文臣跪倒在地表示赞同。

  站在文臣最前方的胡惟庸虽然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但眼下似乎已经不需要他这位宰辅说什么了。

  不过显然朱元璋并不会放过他。

  “胡惟庸,你有什么想说的?”

  明知道朱元璋这一手大大削弱了自己的权力,胡惟庸本想置身事外,等身后这些老臣们一个个反对,自己最后再加上两句模棱两可的话,将这件事情就此糊弄过去。

  等到残元余孽被完全消灭的时候,再以天下安定无须大费周章为由彻底绝了朱元璋收拢权力的心思。

  但朱元璋先声夺人让自己表态,这话该怎么说出口,就有待商榷了。

  胡惟庸的思绪急速运转,走出班列跪倒在地的同时,眼中顿时露出几分精芒:

  “陛下,如今不少战功赫赫的将军都在外领兵,大都督府既然统管天下兵事,势必要为他们安排合适的官职。但其身在边镇,如何能署理大都督府的实务。”

  “依微臣薄见,待天下平定,这些将军们还朝之后再行商议。”

  胡惟庸的意见正中朱元璋软肋。

  如今很多能征善战的将军都在外边,就算自己设立了这个大都督府,真要将各司主事分配给在京师的这些勋贵们,那势必引得其他人心生不满。

  可若是就此服软,损了自己颜面不说,往后再想设立大都督府,那就真的没啥希望了。

  朱元璋正思忖间,与朱标站在一处的朱极忽然侧身向朱元璋躬身一拜。

  朝中谁不知道,雍王殿下自受册封之后,虽然上朝时位次仅低了太子一阶,却压根就是个泥胎木偶。入朝这么长时间,眯着眼睛打盹的时间跟上朝的时间都快一样了。

  御史台若非有汪广洋和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