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六十二章 跨国婚姻_大时代195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如利比亚。更没有资格和埃及相提并论。埃及的生活条件也很差,但埃及是阿拉伯人口第一大国,苏伊士运河在手,阿拉伯文化中心。在纳赛尔时代,埃及一直都是阿拉伯领袖。

  刚刚结束的战争,虽然约旦大败,但叙利亚和埃及联军却并不丢人。随后苏联空军出动,摧毁以色列的核设施,还从侧面提升了埃及和叙利亚的影响,不管苏联是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但摧毁以色列核设施,确实对阿拉伯世界是一件大好事。

  莫斯科在之后收到了明里暗里阿拉伯国家的各种感谢,就算一直跟苏联尿不到一个壶里的沙特,也发表声明赞扬苏联的正义之举,说苏联空军的行动免除了所有阿拉伯人心中的阴霾,苏联领导层忽然发现,自己似乎从来没有这么受到阿拉伯世界的欢迎。

  必须想办法强化埃及的领导地位,否则埃及就很可能被后来依仗石油资源居上的沙特篡位,站在苏联的角度上,篡位不是不行,但坐上来亲美的沙特是绝对不行的。

  以色列有核武器和没有核武器的因素,在这就显得十分重要,以色列有核武器,埃及就相当面对一个用军事手段永远无法彻底击败的对手,如果没有核武器,这个可能就一直存在,埃及人也有信心对抗下去,哪怕打赢对面的几率小的可怜。

  “纳赛尔一死,埃及立刻缓和和西方的关系,可能也是看出来这点,拥有巨大威望的领导人死去,国家政策转向,这不仅仅是埃及!”谢洛夫思考了半天觉得,必须要强化埃及在阿拉伯世界的领导地位,这件事苏联一定要尽力去做。

  现在的条件比历史上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之后要强上很多,那次战争阿拉伯联军一败涂地,叙利亚、埃及、约旦、伊拉克都受到重创。纳赛尔不服立刻采取消耗战和以色列拼人力,最终埃及经济出现问题,在他死后埃及停止了继续和以色列对抗。

  但这次战争不同,以色列没有出现单方面吊打阿拉伯的场面,核设施也被苏联空军炸了。可以说一样受到惨重损失,这种情况下双方都需要时间来休养生息。所以第三次中东战争之后的消耗战应该不会出现。

  埃及有什么地方是苏联需要的呢?除了地理位置和苏伊士运河之外,埃及的自然条件很差,属于管好自己就不错了那种。有,埃及有三千万人口。这些人口就是能帮助苏联的地方。苏联的人口不足,农业也不好,两个因素互相制约,所以单独面对美国都很吃力,更不要提美国的盟友比苏联的小伙伴强多了。

  “没钢铁、没煤炭、造船么?不行!希腊造船倒是很吊,只能纺织业了吧?幸亏不缺水,埃及也只能发展轻工业了,重工业会受到原材料的限制,不过这样也好,可以对苏联做出补充!”谢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