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3章 三步走计划_我的科技博物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科技博物馆中感受不到任何时间的流逝,不知过去多久,只见徐磊终于有了动作,控制目光从信息屏上收回。

  “呼~”

  “真是让人难以想象啊!”

  在海量的技术知识冲击下,不由自主的感慨了这么一句。

  本来他还在担心这太空电梯工程太过复杂,恐怕以现有的条件很难完成,但在将涉及到的全部技术知识传输进脑海中并融会贯通后,徐磊才明白是自己多想了。

  博物馆中收藏的太空电梯展品,有着非常详细的建造流程和经验。

  以未来科技如今的财力和基础技术水平,只要和航天局相互配合便能把太空电梯搞出来。

  再说相信上面也必然会大力支持。

  按照注释中的内容介绍,整个太空电梯主体大致可分为五个部分,即地面站、缆绳、轿厢、同步轨道和配重物。

  对于太空电梯的原理,可以看做一個孩子拿着一根绳子,把一个重物放在一端,绕着他的手轴摆动一个圆圈,在绳子的一端靠近他的手心,一只蚂蚁随着树的摆动爬上重物的一端,当蚂蚁到达那一端时,结束后达到一定高度并有旋转速度。

  火箭的推进包括两个方向,一个是垂直上升,另一个是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横向加速度。

  太空电梯就像绳子上的蚂蚁,手的轴线就像旋转的地星,只要它在轨道上爬升,在地星自转的帮助下到达顶部,平行表面的旋转速度比火箭的水平驱动力节省。

  但话虽这样说,要想成功制造出太空电梯却并不简单,主体包含的五个部分每项都至关重要。

  首先地面站作为缆绳的锚点,其位置必须要选在赤道上,并要建造足够高的塔楼状建筑,以此来保证电梯稳定。

  至于同步轨道,眼下的天宫空间站足以代替。

  唯有配重物需要建造一个近地太空港来满足,尽管前期只需要发射太空港的基石模块,并不需要达到能够运行的程度,真正实施起来依旧会很难。

  除此之外。

  最重要的便是连接这些设备的缆绳。

  长度要保证在四万公里的缆绳,连接着地星和天宫空间站以及近地太空港,能否承受这股力量乃是关键。

  毕竟若在使用过程中缆绳出现断裂或者绷断的情况,那么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都是难以估量的,这份后果实在难以承担。

  加上缆绳会遭遇到的各种气候环境影响,如何保持其寿命极其重要。

  因为太空电梯的出现本来就是为了往太空运输资源有限,若缆绳还需要经常更换,那么反倒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各项成本都会成倍的增加。

  所以缆绳的选择乃是最关键的一步。

  按照技术内容上所写,太空电梯缆绳使用的是特殊碳纳米管材料,作为管状的纳米级石墨晶体,它具有极高的强度。

  理论计算是钢的上百倍。

  同时也十分柔软,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