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三章 球票_夜的第一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的能的,我明天就给你汇款!我知道‘奉圣公园球场’的票不大好买,但也不是绝对买不到的!我听人说过的,他们会提前三周开始卖,5月1号那天的票,这才开卖没几天,卖再快应该也还没卖完……”

  唉!

  听他又说了好多排队买票的“技术要点”,最终挂断电话之后,徐正华也只能是无奈地叹了口气。

  他上辈子也很是喜欢过好多年的足球,倒是也理解这种心情。

  原主七岁的时候,曾被强制送去泉城金冠的少年足球培训基地,一直到十一岁才放弃,教练还直说挺可惜的,身体好意识强,预估未来个子矮不了,弹跳也出色,是个打中锋的好苗子云云。

  反正最后没有继续下去。

  大概相比足球,还是更喜欢大师姐暖暖的胸脯吧。

  但也已经可见老爸到底是有多喜欢足球了。

  只好明天去买一下试试,看能不能买到了。

  “不对!”

  他忽然想到,自己是有经纪人的,这种事情,或许也可以委托她去帮忙买?

  好办法。

  于是再次开始冗长的拨号,拨到一半他自己叹气,这打个电话也太麻烦了,但又实在是不想要现在外面卖的那种手机,感觉跟扛着个砖头似的。

  算了算了,再等等,智能机虽然肯定还早,但单说小巧一些,应该是很快就能做到了。

  电话打通,跟管玉兰说了要求,特意说明,是要五月一号那天的。

  她应该还没到家,一听说是徐正华的老爸要的,马上一口答应下来。

  然后徐正华随意地拿过一个草稿本来,开始改歌词。

  粤语肯定不行,这个时空粤语也有一定的市场,但在一个大一统的国度内,粤语地区又没有特殊历史背景下形成的特殊的文化地位,粤语歌当然不可能在全国流行起来,玩粤语市场的,大都是一些地下歌手,很小众。

  所以要在意思不变的情况下,把压的韵脚改成北方的官话。

  另外有一些在原作中读作粤语没问题,但做北方话理解就很别扭的用词,也要尽可能的调整一下。

  总体要求就是,雅驯却又通俗。

  原作的词异常的好。

  曲子是一个扶桑人的,拿到华语歌坛,一曲三唱,而且分别是三位歌坛大拿,分别请高手给填的词,而且在当时也都红了,堪称奇迹,但不得不承认,若干年后回头看,《千千阙歌》这一版,是公认最经典的。

  辞意好,唱得好,尤其是唱的跟辞意极为贴切,显然是核心原因。

  在2000年之前的华语歌坛,是大嗓、大歌盛行的年代,在当时的一众大歌之中,既有滔滔江河,又有人世沧桑,这边悠悠历史长河,那边坐看云起云落的,相比之下,《千千阙歌》反倒是这一批大歌之中比较小的了。

  写的只是一点个人的情怀、情愫与情绪而已。

  但惟其如此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