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章 李傕正在赶来的路上_三国:我靠系统漏洞艰难求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臣觉得,这安排军职时,多少有些急躁,无法一一详查那些任命之人……恐怕,恐怕会生出些乱子……”

  刘协将案上书卷垒在一旁,浑不在意:“不妨事,军权只要掌握在国舅手中,区区些小疏漏,不影响朝中大局。”

  “呃……”董承抬起头,眼见刘协并不将此事放在心上,纵然还有些想要劝谏之言,此时也只能咽下。

  “陛下所言极是,待臣借着‘修墙’的名头将军中王允一系彻底排出,倒是再慢慢查详整肃军中,也为时不晚。”

  “嗯。”刘协满意地点点头,起身走到董承面前,亲切地握住他手道:“这朝中泱泱众人,朕所信者,唯国舅也。”

  董承听了这话,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脑门,恨不得当场为刘协上刀山下火海。

  “为陛下,臣万死不辞!”

  “国舅!”刘协这会子也有点动真感情了,他眼眶通红,紧紧握住董承的手,也不想着等董承坐大,自己又要怎么捅刀子了。

  “陛下!”董承这会子情绪上脑,涕泗横流,与刘协深情对视,也不想着等自己掌权,要做第二个霍光窦宪了。

  一时间宣德殿中君臣和乐,岳婿融融。

  大家都有美好的明天。

  另一边

  李傕仍在赶来的路上。

  张绣作为前军,受了李傕之令,领着分拨至麾下的八千人,前去与张济樊稠汇合。

  一路上,张绣为了隐蔽,反军法而为之,专门选择林中小路和山间窄道,昼伏夜出。

  只是越接近渭河,周围树木便越少,最后他竟寻不到藏身之所,只能深夜行军,张绣思虑周全,自知长安城外不见树木这等不寻常之事,背后定有原因。

  他每行至一处四周野草丛生,附近却突兀空出一片之地,必然要下马仔细探查,最终发现这些地方都有一个共同点:

  土中残留火油,本该是树林,却被大火焚烧殆尽,只留焦土。

  张绣心中愈加慌乱不安。

  叔父乃是听从文和先生的谋划,夜袭长安,为了隐蔽,极大可能会同自己一般选择入林而行。

  这岂不正中了对方火攻之计?!

  叔父危矣!

  只是,长安城中到底是何人有如此智慧,竟然能看出文和先生的布置?!

  不,不对,要在长安城外布置如此多的火油,根本不可能是临时意识到文和先生之计才急着布置出了。

  也就是说,那破计之人,提前,甚至可能是预见了文和先生会出的计策?!

  张绣越想,心中越凉。

  他还抱着一点希望,那城中之人再厉害,也不可能用几千人就吃下叔父和樊将军麾下五万多人吧……

  张绣忐忑不已,面上却不露分毫,依旧领兵向长安行进。

  他想象中,过了渭河,见到的场面是:

  张济樊稠围住长安,战势胶着,自己叔父可能受了伤,不仅要领兵,还要防备樊稠小人勾结长安背刺。

  事实上张绣到达长安东门外,见到了场面是:

  城门大开,几队士卒守在城门口,百姓门进进出出,城墙上一堆守军,城墙下士卒在给墙涂朱紫。

  张绣:我叔父呢?

  我那么多的大军呢?

  这他娘的城上城下城外加起来的士兵绝对不止千人吧?

  还有那几个修墙的,我怎么越看越眼熟,你们好像都是我们家以前的兵吧?

  张绣很迷茫,等他让自己麾下士卒隐藏好,抓了个百姓问话后,他更是直接开始怀疑人生。

  什么叫我叔父主动跳反?

  什么叫我叔父背刺樊稠?

  什么叫我叔父劝降麾下所有士卒,长安兵不血刃吞下三万余人?

  我一定是在做梦……

  感谢

  初五潮汐

  书友

  书友

  呵小楼一夜听春雨

  投的月票。()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