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四十四章国宝伏诛_扬锋汉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宝恍若未闻,坐在席上唉声叹气,王绪恨恨地一跺脚,气急败坏地离开。

  …………

  四月十四日,傍晚时分,俞飞出现在建阳门外。

  城门半开,有兵丁在检查过所,询问进城之人的来意。俞飞腰间佩剑,看样子像个武夫,兵丁们更是格外注意。

  “仆奉伏波将军、巡江杨从事之命,前来向会稽王报信。”俞飞从怀中取出书信,信封之上盖着巡江监的大印。

  守卫建阳门是校尉马宏,举步上前问道:“可是伏波将军杨安玄?”

  俞飞点头。

  马宏问了几句,道:“大王现宿在宫中西堂,等闲哪得召见。愚乃骁骑军校尉马宏,与杨将军是好友。你且在这里等愚下值,愚带你前往宫中。”

  赶在宫门关闭之前,马宏带着杨安玄的信进了宫。司马道子正准备吃饭,得知杨安玄送来密信连忙让人呈上。

  王恭起兵,京口城关闭,北府军截断往来道路,朝庭对京口的情况所知不多,杨安玄的这封信对司马道子来说十分重要。

  “……王刺史命司马刘牢之率军五千,驻在江乘,以观朝庭动静……微臣率巡江营五百军士守卫长江,绝不放北府水师沿江西向,纵粉身碎骨、战至一兵一卒,亦要报答大王厚恩……”

  司马道子叹息道:“板荡识忠臣,杨安玄真乃孤之子龙也。若京中诸将皆似杨安玄,孤又何惧王恭。”

  一旁侍立的司马元显也有几分感动,这个杨安玄倒是个知恩图报之人,比起那些派到竹里的戍军,强出百倍。

  接着往下看,杨安玄分析了王恭出兵的目的,认为只要处治了王国宝和王绪两人,王恭自会听命退兵。

  司马道子看完信,沉吟片刻问道:“元显,你认为杨安玄的分析可信否?”

  司马元显道:“左卫军桓修驻在京口,派人送信说王恭并未尽起北府军,刘牢之驻军在江乘,没有往前,杨安玄的分析有几分道理。”

  司马道子伸手抚须,烛光在眼中跳跃不定,心却安定了不少。王恭既无反意,自己倒不用惊惶失措,且等下几日,待情形分明后再做决定。

  …………

  四月十五日。

  经过一夜苦思,王国宝觉得王珣所说有些道理,来到尚书省写奏疏,自陈罪过,解职诣阙待罪。

  王国宝心存侥幸,他曾因奔丧不发遭御史中丞褚粲弹劾被朝庭降罪、酒后掷物袭击尚书左丞祖台之而被免官,后来都重新起复,而且官越做越大。

  只要自己讨好了会稽王,就算暂时解职又如何?有会稽王在,自己怎么可能会是曹爽。

  奏章送进东堂,王国宝满心期待着会稽王会以朝庭的名义慰谕,结果一天过去,宫中居然毫无动静。

  王国宝大为惊恐,莫非自己失却了会稽王的恩宠,若果真如此便是授刀于人了。

  恍恍惚惚回到住处,王绪气急败坏地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