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96章 杨嗣昌一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决定。如此一来,军队不必担心由一群外行来领导自己,而官僚集团也不必担心武人的权力不受控制,形成一个强大的军事集团。

  只不过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这样的机构重建还不是时候。毕竟五军都督府现在是勋戚们少有的可以出任官职的地方,虽然崇祯已经极大的缩减了勋戚在五军都督府的任职,但十年时间还不足以形成一个新的任官机制。

  至于兵部的官员们在整肃之后虽然变得老实了许多,但是总参谋部成立的时间还是太短,参谋军官们毕竟还是过于年轻,难以和官僚集团在官场规则下进行博弈。

  是以崇祯宁可保持着现在的暧昧状态,以便自己随时可以插手双方的权力争斗,在他的偏袒之下,官僚集团显然是无法压制总参谋部的。

  杨嗣昌的主张固然很有想法,但是在崇祯看来,手上的这份计划书还是超前了十年,也许十年之后来考虑这个问题,才是最为合适的。

  看完了手上的计划书,崇祯深思了十来分钟,方才对着杨嗣昌说道:“杨卿的想法还是很有见地的,朕觉得这个方向是正确的…”

  皇帝的话语顿时让杨嗣昌的精神大为振奋,就在他聚精会神的继续听下去时,崇祯却突然转折道:“…但是,朕并不觉得目前是调整三个衙门职权的好时机。

  杨卿想必应该知道,我们的军事改革计划尚没有完全落实,我国真正可以称得上是军队的武装力量现在还不到30万。剩下的160余万武装力量,只能称之为准军事力量,让他们维持一下地方治安尚可,将他们调往前线和敌军作战,无疑就是让他们去送死。

  因此在目前的局势下,对于军队的重新整编和装备更替才是朝廷优先关注的大事。想要达成这一目标,我们就必须容忍总参谋部的部分逾权之举,否则我们就是在阻碍军队改革计划的实施。

  像大明这样拥有辽阔疆域的国家,30万陆军是无法护佑住整个国家的安危的。如果一个国家连国民的基本安全都保障不了,谈论军队的权力过不过大,朕觉得毫无意义…”

  杨嗣昌显然没能预料到皇帝的转折会来的如此之快,一时都有些反应不过来了。不过他毕竟在陕西接触了一些地方民情,知道崇祯说的军队弊症并不是信口开河。

  他希望能够明晰三个衙门之间的权责,本意也是想要压住武人势力的过于膨胀。毕竟他在陕西时,可是见过那些将门子弟将边军将士当成了自家的奴仆驱使,这还是在总参谋部对西北边军进行军纪整顿之后。

  就是这样的边军,不少官员居然还在他面前称赞,现在边军的风气好了许多。之前延绥镇的贺人龙的部下,据说除了贺人龙之外谁也指挥不动,俨然是一副国中之国的姿态。

  杨嗣昌这才想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