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零九章 带头的人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渔船的项目,全部授权给西北银行,在杨元钊的指导之下,一方面授权江南造船厂进行生产,可是另外一方面,也在寻找渔民,让他们成为这些渔船的主人,为了这个庞大的项目,杨元钊甚至专门在西北银行,开辟了一个3亿美元的专项资金,专门用于银行的配套,因为渔民不太可能拿出足够的抵押物或者首付,这笔钱,杨元钊负责了,以免除渔民们的后顾之忧。

  看起来是考虑的非常完善了,可是意想不到的问题还是出现了,哪怕杨元钊解决了贷款的收复问题,整个计划的进行也不顺lì,中国的沿海渔民,他们的日子过的很苦,日夜捕捞,收获不大,几乎是整个民众之中,最贫穷的,几乎没有什么钱,填饱肚子已经是最大的幸福了。为了谋生,东南亚的华人之中,祖先|优|优|小|说|更|新|最|快||是渔民的比比皆是,他们为了生存,不惜闯入到大洋之中,万里迢迢的南下,寻找生存的机会。

  西北的工业大潮出现之后,首批的部分工人,居然是渔民。大量渔民进城务工,剩下的只能够依靠着小船捕鱼,他们也是没办法,穷的叮当响的,根本就不认可西北银行的这个扶植的计划,在一两块银元,他们就感觉是一个大的不得了的数字的情况之下,怎么可能去购买渔船。

  哪怕是50吨左右的最小型的渔船,也需要2000-2500银元,渔船跟普通商船不同,特别是冷库的设置。让吨位的费用上升,杨元钊考虑到是银行全额贷款。要想持续下去,就必须保证是商业行为。在价格上面,只是按照大批生产的幅度降低,没有降到成本,故而每吨的价格差不多就是500元左右,相当于250美元,合格价格不算太高。

  这么不算抬高的价格,对于渔民来说,也接受不了,在他们看来。是有银行的支持,也不敢下手,根本就还不起,万一出什么事情,那就是一辈子,甚至是下辈子也还不完啊,至于赖账,朴实的渔民,根本不会考虑到这个问题。

  杨元钊也没想到事情是这样的。得到了西北银行的回报之后,他愣了一下,穿越之前他了解,却不能理解的一件事情。在他刚刚出生。甚至还没有出生的年代发生过的事情,80-85年改革开放初期,银行有过政策。鼓励贷款,只要有固定工作的担保。或者本人有固定工作或者户籍,不用什么抵押。就可以得到一笔天文数字的款项,少则1000,多则1万、两万,以当时普通工人20-30元的工资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么优厚的待遇,在后面人感觉,那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情,可是在当年,愣是没人肯贷,民众们形成的朴素观念,没什么事情不想欠别人的钱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