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一章 能者多劳_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元璋从来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居然和这混账大儿有这么默契地配合。

  不,应该说,他完全没想到自家大儿有能力唱这么完美的独角戏。

  今天朱极这些话要是传出去,绝对会得到底层文武官员的坚决拥护。甚至只要能够促成大都督府和武备学堂的设立,那往后他朱元璋将再也不必担心那些功勋卓著的将领有什么别样的心思。

  虽然这一系列操作下来,隐隐之中已经有了很多重武轻文的意思。

  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朝中文官的势力已经遭受极大程度的削弱。朱元璋装作不经意地瞥了忧心忡忡的胡惟庸一眼,暂时放下了裁撤宰相的打算。

  “你等也勿须多虑,如今唯有残元余孽乃我大明心腹之患。一旦天下平定,咱也不会擅动干戈。

  再者,国之大事,在祀在戎。若真要对外宣战,也当以尔等陈述之利害为重。为防咱子孙上位者穷兵黩武,往后咱也会写下限制。

  此外,朝中已久无良才入仕,而今诸多大臣身兼数职委实奔忙,北方诸州府县多民寡,令各布政使司合并下县,选才能卓著者调入京城听用。”

  本来朱元璋是想一举裁汰北方冗官,减轻朝堂的俸禄压力。

  不过昨晚吴迈差人送来密报,吴祯率领的水军已经抵达东瀛沿岸,想来不过旬日朱极口中的石见银山便能纳入掌中,如今的朱元璋已经不再将那点钱粮放在眼里了。

  正好方才打压了文官的势力,可以借着这个名义安抚人心。

  毕竟,事实就是除了剥夺中书省处置军务的权力、兵部这个冷衙门被彻底架空之外,其他各部司署,压根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损失。

  “此外,如今朝中多有老臣致仕,紧要职司多有空缺,令汪广洋还为左丞相,参知政事冯冕为右丞,原右丞丁玉进为左丞……着浙江参政刘基为左御史大夫,并领雍王府长史。”

  中书省的很多空缺的职衔瞬间被朱元璋填满,看似很多人都更进一步,可其中却有不少人心知肚明,这下胡惟庸的权力完全被约束到了极点。

  皇帝对胡惟庸这位独相已经不如往日之信任,对部分文官来说,这绝对算得上一个好消息。

  基于此,朱元璋设立大都督府的事情再无一人提及,显然纷纷选择了默认。

  唯有朱极,见朱元璋又是加官进位又是提拔任命笼络文官,唯独自己坐实这大都督府长史之后要忙成狗,眼见早朝都要结束,朱极只好再度躬身说道:

  “父皇,这大都督府长史能另找别人么?我听说郑国公常茂有乃父之风,不若让其领长史之职。儿臣倒是愿为其佐贰,以便向诸位将军讨教武艺。”

  朱元璋愣了一下。

  如果他没记错,常茂如今才十七八岁吧。

  这混账东西分明就是想偷懒耍滑,所以将这明面上大明仅有的六国公之一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