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4章 三经新注_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熬夜苦读过啊?”

  申时行等人纷纷露出笑容,他们就是科举卷王出来的,自然知道读书人有多卷。

  徐渭又说道:“其实明初的制度也很好,大都督,可以先考试,然后入国子监学习新学,再进行结业考试,按照结业考试的成绩授予官职。”

  苏泽点头说道:“那就请文长拿出一个章程出来。”

  徐渭看向苏泽说道:“但是考试的内容,还是要请大都督亲自攥写。”

  苏泽明白徐渭的意思,点头说道:“这个自然。”

  其实苏泽早就有著书立作的想法了,只不过一直没有时间写。

  如今所谓东南新学思想,还是属于比较分散的零散理论,并没有形成体系的思想。

  要怎么写,苏泽心中已经有了想法。

  苏泽准备抛开朱熹批注的《孟子》,写一本《孟子新义》。

  用孟子中的民本思想为基础,组成新学的思想骨架,进一步强化主权在民的学说。

  再写一篇《大学新义》,给天下士人提出新道德要求。

  最后抛开《周易》中玄而又玄的理论,将之改成一本阐释基础自然理论的学说。

  苏泽准备写自己的《三经新义》,在旧的三经上搭建自己的新的学说。

  反正有【六经注我】这个金色被动技能在手,苏泽已经是当世顶尖的经学大师,现在又拥有了最高释经权,自然是想怎么改造就怎么改造了。

  这倒不是说苏泽保守,而是凡是涉及到人才选拔的考试制度,都只能这样慢慢的改动。

  以《新三经》为基础,先吸收一部分进步的读书人进入东南的体系中,日后可以再增加其他的课程。

  徐渭的话也给了苏泽启发,先通过《新三经》来筛选思想进步的读书人,再通过国子监增设各类课程,定向培养官僚。

  比如苏泽可以将以前天工书院中的技术课程,将经济类的课程,将水利土木工程类的课程都搬进去,培养综合性的技术官僚。

  不过目前还真能靠着推荐了,众人又推荐了一些自己治下的人才,苏泽都照单全收,先将他们派往江西和广东担任知县历练,若是真的有才能再行提拔。

  接着苏泽又宣布,以许国为九江巡抚,以王锡爵为杭州知府,即刻上任。

  等到散会之后,苏泽又叫住了徐渭。

  “文长,《京师新报》还缺一名主编,你可有什么人才推荐的?”

  徐渭皱起眉头,《京师新报》是东南在京师舆论战线的最前线,这个位置和地方知府同样的重要,确实需要一个有能力的人去镇场子。

  徐渭说道:“其实王世贞是很好的人选,只是他还在守孝,不能出来做事。”

  苏泽点头,王世贞是当世文宗,如果他担任总编,那《京师新报》自然不缺销量了。

  在苏泽穿越前的历史时间线上,王世贞晚年编写《弇山堂别集》的时候,当朝宰辅重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